近年来,梓潼县白云镇人大主席团在市县人大常委会的精心指导下,坚持进取不停步、服务大局不动摇、履职尽责不懈怠,立足创新的理念。围绕脱贫攻坚——“人大代表再行动”和“双联”两个主题,开展代表小组联系群众、履职为民“六个一”(每季度至少组织代表接待或走访选民一次、每半年至少组织代表学习一次、每半年至少组织代表视察或调研一次、每年至少提出一件高质量的建议、每年至少办一件实事、每年向选民代表述职一次)活动,深化“三亮”,唱响代表履职“三字经”。此项活动的开展,较好地发挥了代表的作用。
一、创新开展“三亮”,接受选民监督
一是亮身份,“挂牌履职”。将51名代表中的34名无职代表授予“人大代表家庭户”标牌,悬挂在家门口醒目位置,公开姓名、电话,实行代表“挂牌履职”。将51名代表在镇人大代表之家公开栏内亮明身份,接受广大选民的监督。如锣包村由于地处场镇附近,群众经常为征地拆迁、生产用水、环境治理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上访,一段时间干群众关系极度紧张,自从公开了代表身份后,群众就直接将所要解决的问题反映给代表,代表将群众反映的问题收集汇总后形成建议交给镇人大主席团,镇人大主席团及时转交政府办理。通过这种渠道,不仅解决了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化解了矛盾,而且真正体现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宗旨。
二是亮承诺,促履职。镇上建立了代表之家、监督之窗;依村建立了代表小组活动室、代表风采展示栏。实现了代表活动阵地全覆盖。全镇共建立了代表之家1处、村级代表联络室7处,代表风采展示栏8个。镇人大主席团结合实际,制定了《代表履职考评办法》,各代表小组结合考核抓好任务调标,并引导代表抓好职责对标。51名代表签定了履职承诺书,镇人大主席团依托监督之窗和风采展示栏将代表履职承诺书进行公开,接受选民的监督。通过这种方式,彻底解决了“哑巴代表”和“举手代表”现象,增强了代表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是亮业绩,树标杆。依托代表之家和村级代表联络室,开展“三联系”工作制和“一评议活动”,展现代表履职业绩。一是明确镇人大主席团成员每人至少联系两名代表,年度内不低于两次走访座谈,采取多种形式加强与代表的联系,广泛听取建议、批评和意见,做到联系帮扶全覆盖;二是明确镇人大主席团成员联系代表小组,负责指导代表小组开展活动;三是代表分片联系选民,做到沟通民意无盲区。全镇统一印制了人大主席团成员联系代表手册和代表联系选民手册。结合“三联系”工作制,每年底组织代表向选民开展一次述职活动,并进行测评。如去年12月20日,在长春村7、8选区开展6位镇人大代表向选民述职活动,选民反响好。
通过“三联系”工作制的开展,一年来共收集建议31件,转交政府办理24件;联系贫困户45户,为扶贫基金捐款5000余元,送慰问金18600元,同时还为困难户送去生猪、鸡、鸭等发展养殖业。为选民做实事201件、好事30件。
二、唱响“三字经”,代表履职热情更加高涨。
镇人大主席团根据农村代表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水平不高的现象,根据代表法、选举法及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组织镇人大主席团成员将代表职责编成“三字经”,制成卡片,通俗易懂,让代表更加明白了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全镇51名代表在不同战线尽职尽责,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倍增。
一是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51名代表积极投身于“双联”活动和脱贫攻坚——“人大代表再行动”之中,每季度不少于1次走访选民活动。通过走访联系选民,了解选民生产、生活情况及需解决难点问题。去年以来,共走访选民946人次,收集建议意见27件,转政府办理12件,其中在人代会前,人大代表在原选区,通过广泛征求意见15件,将意见及时处理和收集或通过人代会进行提交。在“双联”活动中,坚持“三带三访”即:带着感情访民心、带着问题访民情、带着责任访民意。
二是做支持政府工作的知情人。去年高质量地召开了两次镇人代会,组织代表收集民情民意,积极献计献策。组织代表参加政府重点工作事务商讨决策会议和专题视察调研政府重点工作。去年组织部分镇人大代表和部分县人大代表到北川擂鼓镇盖头村视察茶叶产业和本镇雷公山种猪场建设、对低效林改造和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以及农村专合组织情况进行2次调研,提出了5条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了有价值参考。
三是做监督政府工作的有情人。镇人大主席团加强了代表建议的督办。去年组织代表专题听取政府对代表建议办理情况2次,对政府半年工作、精准扶贫、交通建设、环境治理等重点工作进行监督,有力推进了政府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