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在绵阳市人大常委会的强有力指导下,安州区人大常委会主动作为,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奋力开创了代表工作新局面,谱写了代表工作新篇章。
一、强化培训,提升代表履职能力
一是精心谋划、周密组织,市区人大代表履职学习会成功召开,通过专家授课、继任优秀代表介绍履职事迹,有效的提升了代表的履职意识和履职能力。二是组织部分市、区人大代表、人大干部、乡镇人大主席、副主席参加了北戴河、深圳全国人大培训基地、简阳三岔湖省人大培训基地的人大干部、人大代表履职学习,市人大常委会统一组织的人大主席培训学习。
二、勇于创新,丰富代表主题活动
一是继续深入开展人大代表“五个一”活动,要求市、区、乡三级人大代表要在闭会期间认真提出一条建议、开展一次视察、办实一件好事、参加一次活动、联系10户选民、接受一次评价。通过活动的开展,市、区、乡三级人大代表都能按照要求,认真履好职。一年来,共提出建议1009条,已办理落实921条,正在办理88条;开展视察活动290次;共为选民帮扶现金143万元,提供就业机会4450人次,提供技术信息2850条,提供物资折合现金151万元;开展代表小组活动228次,联系选民11449名,区乡两级人大代表接受选民问卷调查和会议评价1184人。
二是强化对乡镇人大的指导,各乡镇也结合自身实际,认真开展了各具特色的主题活动。如:迎新乡人大主席团在代表中开展的“两评四争一做”活动(代表履职接受选民评价、接受党委和主席团评价,争脱贫攻坚带动人、争产业发展引领人、争项目建设推动人、争厂社关系协调人,做合格代表)和永河镇人大主席团在代表中开展了“代表备课”及“专题接访•组团问政”活动,桑枣镇人大主席团在代表中开展了“双联三访双议”活动(主席团成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选民;代表开展走访选民,了解社情民意、约访选民,上门服务、回访选民,反馈问题;双议:明确主题和不明确主题的议政议事),沸水镇人大主席团在代表中开展了“四多三争当”主题活动(多接触、暖人心,多引导、转观念,多倾听、集民智,多办事、惠民生;争当政策的宣讲人、群众的代言人、政府工作的助推人),效果明显。清泉镇人大主席团在代表中开展了“三亮、四员”活动(代表亮身份、模范亮精神、履职亮业绩,做议政督政指导员、民情联络员、政策宣传员、权责监督员)在《人民权力报》刊登。
三、大胆探索,推行代表工作新方法
通过强有力的指导,各乡镇也联系自身实际,纷纷创新了一些工作方法去加以落实,效果明显。塔水镇人大主席团努力破解代表闭会期间履职难题,坚持以“双亮(亮身份、亮承诺)”为平台,以“双学(学业务、学技能)”为抓手,以“四做(做创业致富带头人、做社情民意代言人、做重点工作推动人、做建议落实监督人)”为目的,在代表活动中推行“二二四”工作法,此做法被《人民权力报》头版头条进行刊登。兴仁乡人大主席团用“四个三”工作法(坚持“三围绕”、科学谋划人大工作, 坚持“三结合”、依法开展监督工作,坚持“三注重”、扎实做好代表工作,坚持“三加强”、努力提高履职能力),做实代表工作,此做法收到省内外同仁的肯定。黄土镇人大主席团坚持多年“双星”考核办法,激励代表履好职等,做实代表工作。
迎新乡人大主席团努力破解人民代表大会的行权方式,积极探索对人大选举的政府负责人进行述职测评,努力增强政府负责人的履职意识、服务意识、为民意识。全市乡镇人大工作推进会、现场会成功在安州区永河镇、迎新乡召开。
四、科学论证、稳步实施,扎实构建代表履职机制
通过广泛征求意见,反复讨论、修改,代表履职机制稳步推进,乡镇人大代表的履职评价、激励、退出、保障机制形成,并认真组织实施,此做法得到市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的批示,已在全市转发借鉴,《安州改革专报》第31期专题介绍经验,正积极向上申报改革成果,机制的构建,有效规范了代表在会议期间和闭会期间的履职行为。通过组织实施,2017年11月至12月,全区共对980名乡镇第二届人大代表,开展会议评价326名,占代表总数的33 %,开展问卷调查654名,占代表总数的67%,其中优秀人大代表399名,占代表总数的40.7%,称职代表561名,占代表总数的57.2%,基本称职代表19名,占代表总数的2%,不称职代表1名,占代表总数的0.1%。参加问卷调查和会议评价的选民 43726人,占选民总数的12%,对28名优秀乡镇人大代表的先进事迹进行了宣传,20名履职较差的乡镇人大代表被约谈。
五、紧扣中心,代表助力脱贫攻坚成效明显
全区市、区、乡三级人大代表1239名,共联系贫困户2012户,其中绵阳市第七届人大代表联系贫困群众100户,安州区第二届人大代表联系贫困户群众349户、乡镇第二届人大代表联系贫困群众1563户。共为贫困户帮扶现金55.51万元,提供就业机会2580人,提供技术信息2075条,提供物资折合现金83.43万元,提供政策支持1258件,2017年市区乡三级人大代表所联系贫困户已脱贫1074户,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充分发挥代表作用,高川乡人大代表助力脱贫攻坚做法在全市推广。
六、搭建平台,代表活动阵地进一步规范
目前,全区18个乡镇都建有区镇人大代表活动室、人大代表接待室,在村(社区)建立代表小组活动室224个,实现全覆盖,确保了代表的活动有阵地、有制度、有计划、有学习场所、有经费。同时18个乡镇都根据自身实际,紧扣党委政府工作中心,建立了各具本乡镇特色的专题代表小组66个。如高川乡人大主席团组建的生态功能型乡镇建设、安全发展乡镇建设、产业发展、脱贫攻坚及民生改善4个专题小组的一些做法在全市推广,充分发挥了代表的特长,有力地助推了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七、强化宣传,代表工作做法受到省内外同行青睐
据统计,2017年,先后有省外的青海、甘肃、河南省人大常委会,省人大法制委、常委会研究室、人民权力报社,遂宁市、自贡市、凉山州德昌县、阿坝州小金县人大常委会,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市内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乡镇人大共62批、1121人次先后到塔水镇、桑枣镇、兴仁乡考察代表活动阵地建设情况和代表工作的一些具体做法。同时,及时向《人民权力报》、《绵阳人大网》上报各类信息和好的做法,先后有7篇代表工作方面信息被《人民权力报》刊登,30余篇被《绵阳人大网》采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