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去
夏
来
楝
花
飘
香
”楝花风”
楝树,
文化底蕴深厚,
也常被人称为:
草药树、节气树、
诗词树、红学树...
楝,楝科楝属落叶乔木
楝,是我国黄河以南各省区常见的乡土树种。楝树高达20米。叶互生,2~3回奇数羽状复叶;小叶对生,卵形或披针形,锯齿粗钝;老叶无毛。花两性有芳香,淡紫色,腋生圆锥花序。核果椭圆形或近球形,熟时为黄色。种子黑色数粒。喜光及温暖气候,喜肥。
楝树,文化底蕴深厚,也被文人称为草药树、节气树、诗词树、红学树。木材轻软,易加工,供制家具、农具等用;花、叶、种子和根皮均可入药 ;又是行道树、观赏树和沿海地区造林树种。
楝 果 楝 花
楝果苦涩难食,如果不是实在没东西吃,连鸟儿都嫌弃。每年秋冬季节,常可遇见一树树黄澄澄的金铃子在蓝天下熠熠生辉,果子一直可以挂到次年嫩叶新花。
不过,人鸟嫌弃的楝果却是很多农村男孩子的爱物。因为它大小合适,自然而然被选中做为弹弓的“炮弹”。
楝花飘香,意味着春去夏来,代表春天的东风,要转为代表夏天的南风,故杨万里形容楝花为“南风吹紫雪”。春天最后一个节气“谷雨”的三候花,即一候牡丹、二候荼蘼、三候楝花。
楝树全身都是宝。成书于汉代的《神农本草经》已将楝实列为下品草药,认为其:“味苦,寒,有小毒。主温疾,伤寒大热烦狂,杀三虫,疥疡,利小便水道”。《本草纲目》则有进一步发明,其根、木皮及花,都有相应的药用价值。
“楝”诗
王安石的“小雨轻风落楝花,细红如雪点平沙”,描述很传神。
谢逸“楝花飘砌。蔌蔌清香细”,意境特别美。
杨基“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是初夏经典景象。
明代鄞人沈明臣:“麦叶蛏肥客可餐,楝花鲚熟子盈盘”。
这些诗句都描绘出了楝树的气质!
值得一提的是,楝树和《红楼梦》渊源很深。曹雪芹曾祖父曹玺,曾在江宁织造府手植楝树一株,以楝实之苦,警示曹氏子孙勿忘其曾为包衣旗奴之悲苦身世。其子曹寅擅作诗词,兼作戏曲,并以“楝亭”自号,留有《楝亭诗抄》、《楝亭词抄》、《楝亭文抄》等著作,是对文孙曹雪芹影响最大之人。
楝花花语
相思、淡淡的哀愁。
END
【 近期热点 】
原标题:《随处可见的它,竟和《红楼梦》有着极深渊源》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