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钒铁的加入
钒铁要在还原期加入。钒和氧的亲和力很大,很易氧化,故不能在氧化期加入,只能在还原期炉渣和钢液脱氧良好后加入。由于钒铁加入使钢水极易吸收空气中的氮气,影响钢的质量,因此不能过早加入,只能在出钢前加入。但是钒铁熔化需要一定时间,所以应在出钢前10-35min加入,加入量较少时,时间控制在下限,加入量较大时控制在中上限。钒铁的回收率和硅铁的回收率接近。
(6)钼铁的加入
钼铁是一个难熔的合金,一般在还原期初期加入,这样可以保证熔化完全,成分均匀。如果在后期加入,离出钢没有几分钟,钼铁来不及完全熔化,可能造成在钢液中分布不均匀,造成冶炼时间增加。钼铁的回收率一般大于98%。
(7)铌铁的加入
铌是一种与氧的亲和力较弱的元素,所以在冶炼过程中比较容易控制和掌握。一般在还原期的初期加入,加入20min以后才能够出钢,以促使其熔化均匀。当采用不氧化法冶炼时,铌也可在装料时加入,铌的回收率一般大于95%。
(8)钨铁的加入
钨铁的特点是密度大、熔点高。加入后沉入炉底,不容易熔化。钨与镍、钼相比,与氧的亲和力较大,在熔化期加入,钨会氧化,以钨酸钙的形式存在于渣中,造成钨的损失,使钨的成分控制的难度增加。因此钨铁在还原期的初期加入,不能在熔化期或精炼后期加入,由于钨铁难熔化,精炼后期大量加入要影响冶炼时间,同时在钢水中分布也不均匀,大部分钨铁应在还原期的初期加入,只留少量的在还原期的后期调整。而且加人的钨铁块度要小,而且必须烤红,以利于熔化。钨铁的回收率一般在95%以上。
(10)硼铁的加入
硼极易与钢中的氧、氮化合,通常都在临出钢时加入,加硼前还必须向钢中配加适量的铝和钛,以脱氧并且稳定氮。硼的加八方法:
1)一般在出钢过程中把硼铁加人钢包,这时出钢的操作首先要扒大出钢口,摇炉的速度偏快一点,同时进行挡渣操作,必须让钢水先流入钢包,待钢包有三分之一左右的钢水时加入硼铁(投入或插入)。然后再让炉渣流出。炉前挡渣的方法:可先在出钢口处投加几铁锹石灰,并用扒渣的木屑耙挡住出钢口,然后迅速摇炉出钢。
2)加铝或加钛后,在炉前插入硼铁,再进行搅拌后,随即出钢。这时硼铁应扎牢在铁棒上,外面用铝皮或马粪纸包好,插入钢水时应尽量迅速,避免硼在渣中氧化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