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韩王信不得不防备刘邦。万一刘邦要对他下手,他可以转而投靠匈奴以自保,或者是借助匈奴的力量与刘邦对抗。这年秋天,匈奴冒顿单于攻打韩王信,韩王信败多胜少,多次派使者与匈奴求和。刘邦派兵援救韩王信,但怀疑韩王信多次派人出使匈奴,有背叛之心,遂派人责备韩王信。韩王信更害怕了,决定联合匈奴,起兵造反。
公元前200年冬,刘邦亲率大军讨伐韩王信。铜鞮(今山西沁县南)一战,韩王信战败,投奔匈奴。公元前196年春,韩王信又和匈奴骑兵一起攻占参合城(今山西大同市境内)。刘邦派柴武去迎击。柴武给韩王信写信,劝说韩王信赶紧归顺。韩王信回复说,他无时无刻都想回到故土,但没有办法,回来只有死路一条。与其如此,还不如在匈奴人这里苟活算了。谈判无法进行下去,只有开战。柴武屠平参合城,韩王信被斩杀。
“汉初三杰”之韩信
第二个韩信,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淮阴侯韩信。韩信是淮阴县(今江苏淮安市淮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与彭越、英布并称为“汉初三大名将”。
有研究者考证说,韩信的祖父叫韩伦,父亲叫韩臣颜。项梁起兵后,韩信前去投奔,做了一个小兵。项梁死后,韩信转属项羽,做了一个小官郎中。他多次给项羽献策,但人微言轻,项羽都不理睬他。韩信转投刘邦,还是没得到重用。其间,他结识了刘邦手下谋臣萧何。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很多将领觉得没有前途,跑了。韩信也觉得没前途,连夜走人。萧何发现后,跟着去追,成就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千古佳话。
回到汉营,在萧何的举荐下,韩信当上了大将军,提出了“攻占关中,还定三秦,东向以争天下”的战略,为刘邦夺取天下指明了方向。在楚汉争霸战争中,韩信发挥了卓越的军事才能。他挥师北伐,先平定魏国,又背水一战击败代国、赵国,降服燕国,形成南北夹击楚军之势。
公元前203年,刘邦拜韩信为相国。韩信领兵攻打齐国,打下临淄,在潍水之战中全歼二十万楚军。此后,刘邦封韩信为齐王。项羽派人去游说韩信反汉联楚,三分天下称王齐地。韩信说,当年我在你手下多年,不仅没有得到重用,我的话你不听,我的计谋你不用,我才绝望地离楚归汉。现在汉王刘邦重用我,我才有今天的成就,怎么可能背叛他呢?
公元前202年12月,刘邦、韩信、刘贾、彭越、英布等各路汉军约四十万人,把项羽十万楚军围困在垓下(今安徽灵璧县南)。韩信用计,叫汉军晚上高唱楚歌,楚军思乡厌战,军心瓦解。韩信乘势进攻,楚军大败,项羽自刎而死。之后,刘邦收夺韩信兵权,改封他为楚王,建都下邳县(今江苏邳州市东)。
公元前201年,有人向刘邦告发说,韩信要谋反。刘邦把韩信抓回洛阳,赦免他的罪过,贬为淮阴侯,留在京城居住。韩信对此很是不满。公元前200年,韩信昔日部将陈豨被封为代国相国,进京觐见刘邦后,去拜见韩信。韩信把陈豨引入密室说,假如将来有一天你被逼谋反,我一定在京城助你一臂之力。
公元前197年7月,刘邦的父亲刘太公去世。刘邦召陈豨进京,陈豨称病情严重,没有进京。刘邦更加怀疑陈豨要造反。9月,陈豨果然起兵反叛,自立为代王。刘邦亲率兵马前往平叛,韩信托病没有随从。韩信一方面暗中派人给陈豨送信说要在京城协助他,另一方面准备组织人马起事,结果被人告发。
吕后与萧何密谋,由萧何把韩信骗到长乐宫,在钟室杀死韩信,并诛灭三族。韩信之死,有个说法。据说,刘邦曾经对韩信允诺:“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刀不杀。”吕后抓住韩信后,为了不破坏刘邦的誓言,把韩信吊在钟室(不见地),四周用布遮挡(不见天),用竹片(不见刀)把韩信戳死。
韩王安后裔韩信,杀“诸吕”有功任县尹
第三个韩信,据说是战国七雄之一的韩国最后一任国王韩安(即韩王安)的后裔。
韩王安的二儿子叫韩允,韩允生韩隆,韩隆生韩骘,韩骘生韩信。西汉惠帝4年(公元前191年),韩信被举荐为孝廉,进入仕途。公元前195年,刘邦去世,太子刘盈即位为汉惠帝,皇太后吕雉开始独掌大权。公元前188年8月,汉惠帝忧郁病逝,吕雉立刘盈的嫡长子、太子刘恭为帝,自己临朝称制,行使皇帝职权。
吕雉为强化自己的统治,不断打击刘姓诸侯王和反对她的大臣,大封娘家吕姓外戚,先后分封吕氏家族10多人为王、侯,史称“诸吕”。
公元前180年8月,吕雉病死。吕姓外戚集团与刘姓皇族集团爆发争权斗争,开国功臣陈平、周勃在内响应,刘姓诸王群起而杀诸吕。最终,刘姓皇族集团取得胜利。在平息诸吕之乱中,韩信也参与其中,建立了功绩,被任命为县尹。汉文帝时,韩信被封为车骑都尉,后来升任河江郡太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